如何影响涡旋压缩机回油的因素及解决方法
压缩机长时间缺油——机构部和各摩擦副过热,导致轴承烧结、抱轴。
压缩机短时间缺油——机构部和各摩擦副异常磨损,导致振动、噪音大。
2、如何保证适当的油量 ?
压缩机在排出冷媒时,也会排出微量的冷冻机油。即使只有0.5%的上油率,如果油不能通过系统循环回到压缩机中。若以5HP为例,循环量在ARI工况下约为330kg/h,则在50分钟就可以将 压缩机内的油全部带出,大约在2~5小时内压缩机将会烧坏。因此为了确保压缩机运行不缺油,应该从以下二方面着手:
1、确保排出压缩机的冷冻机油回到压缩机。
2、减少压缩机的上油率。(压缩机频繁启动不利于回油。)
3、如何确保排出的冷冻机油回到压缩机 ?
1、应确保吸气管冷媒的流速(约6m/s),才能使油回到压缩机,但*高流速应小于15m/s,以减小压降与流动噪音,对水平管还应沿冷媒流动方向有向下的坡度,约0.8cm/m。
2、防止冷冻机油滞留在蒸发器内。
3、确保适当的气液分离器的回油孔,过大会造成湿压缩,过小则会回油不足,滞流油在气液分离器中。
4、系统中不应存在使油滞留的部位。
5、确保在长配管高落差的情况下有足够的冷冻机油在压缩机里,通常用带油面镜的压缩机确认。
4、如何减少压缩机的上油率?
1、在停机时应保证制冷剂不溶解到冷冻机油中(使用曲轴加热器) 。
2、应避免过湿运转,因为会起泡而引起的上油过多。
3、内部设置油分离器装置。
4、压缩机内部的油起泡使油容易被带出压缩机。
5、长配管高落差?
当配管长比容许值大时,配管内的压力损失会变大,使得蒸发器中的冷媒量减少,导致能力下降。同时,配管内有油滞留时,使得压缩机缺油,导致压缩机故障的发生。当压缩机内冷冻机油不足时,应从高压侧追加与压缩机出厂相同牌号的冷冻机油。
6、设置回油弯的必要性?
落差超过10m~15m时,应在气管侧设置回油弯管。
必要性:停机时,避免附着在配管中的冷冻机油返回压缩机,引起液压缩现象。另一方面,为了防止气管回油不好导致压缩机缺油。
回油弯设置间隔:每10m落差设置一个回油弯。
7、确保适当冷冻机油粘度?
1、冷冻机油和制冷剂有互溶性,停机时,制冷剂几乎全部溶解在冷冻机油中,因此需安装曲轴加热器以防止溶解。
2、运转中不应使含有液体的制冷剂回到压缩机中,即保证压缩机吸气有过热度。
3、起动及除霜时,不应产生回液现象。
4、避免在过度过热状态下运转,避免油劣化。
5、气液分离器的回油孔大小应适当:①孔径过大会吸入液体制冷剂造成过湿运转;②孔径过小会使回油不顺畅,使油滞留在气液分离器中。
9、气液分离器?
气液分离器是影响回油的*关键零件之一,它一般安装在回气口与压缩机之间,气液分离器有两个关键的指标,回油孔和平衡孔。
在设计和选用时都必需根据自己系统的需求来选用合适的气液分离器。在缺油系统的气液分离器中,基本上都有存油。
10、系统速度?
系统速度、压力对回油的影响系统工况变化对涡旋压缩机系统内部冷媒的流速、压力、相态有很大影响。在系统运行过程中,冷媒和润滑油几乎是互溶的,冷媒在管道中的流速、压力越大,对润滑油的回流越有利。前面提过,回油控制一般是通过控制机组频率来改变机组冷媒流速的,当机组频率增大时,在单位时间内,经过压缩机的制冷剂流量越大,制冷剂在管道内流动时的速度、密度都有提高,那么润滑油回流的速度自然就加快了。
多联机组在安装过程中,基于结构需求,内外连接管可能会超出厂家推荐的尺寸,随着连接管的加长,系统压力损失就越大,冷媒在系统中的流速也会减缓,这样对系统的回油极为不利,缓流的冷媒中会析出润滑油,附在管路内壁上,在一些容易存油的零件中会造成润滑油存集,使得润滑油不能完全回流到压缩机内。因此:
① 尽可能选用倾点较低的润滑油,这样有利于润滑油在管道中的流动;
② 选用适用系统的油分离器和气液分离器,连接管的长度对回油的影响也不容忽视,在连接管过长时应作相应的处理,如增加润滑等;
③ 在设计初期尽可能考虑回油因素,通过结构设计优化系统回油;
④ 频率对冷媒的流量和流速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随着频率的提高,流量和流速也会加大,回油量也会提高。
高低温湿热试验箱技术规格:
型号 |
SEH-150 |
SEH-225 |
SEH-408 |
SEH-800 |
SEH-1000 | |||
工作室尺寸(cm) |
50×50×60 |
50×60×75 |
60×80×85 |
100×80×100 |
100×100×100 | |||
外形尺寸(cm) |
115×75×150 |
115×85×165 |
130×105×170 |
165×105×185 |
170×125×185 | |||
性 能 |
温度范围 |
0℃/-20℃/-40℃/-70℃~+100℃/+150℃/+180℃ | ||||||
温度均匀度 |
≤2℃ | |||||||
温度偏差 |
±2℃ | |||||||
温度波动度 |
≤1℃(≤±0.5℃,按GB/T5170-1996表示) | |||||||
升温时间 |
+20℃~+150℃/约45min (空载) | |||||||
降温时间 |
+20℃~-20℃/30min/ +20℃~-40℃/50min/ +20℃~-70℃/60min/(空载) | |||||||
湿度范围 |
(10)20~98%RH | |||||||
湿度偏差 |
±3%(>75%RH),?±5%(≤75%R上) | |||||||
温度控制器 |
中文彩色触摸屏+ PLC控制器(控制App自行开发) | |||||||
低温系统适应性 |
独特的设计满足全温度范围内压缩机自动运行 | |||||||
设备运行方式 |
定值运行、程序运行 | |||||||
制冷系统 |
制冷压缩机 |
进口全封闭压缩机 | ||||||
冷却方式 |
风冷(水冷选配) | |||||||
加湿用水 |
蒸馏水或去离子水 | |||||||
**保护措施 |
漏电、短路、超温、缺水、电机过热、压缩机超压、过载、过流 | |||||||
标准装置 |
试品搁板(两套)、观察窗、照明灯、电缆孔(?50一个)、脚轮 | |||||||
电源 |
AC380V ?50Hz?三相四线+接地线 | |||||||
材料 |
外壳材料 |
冷轧钢板静电喷塑(SETH标准色) | ||||||
内壁材料 |
SUS304不锈钢板 | |||||||
保温材料 |
硬质聚氨脂泡沫 |